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2021年09月19日 21:12:04 来源:网校空间 访问量:76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与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敬天信神,感恩知报,使人们在节日中感受传统道德的力量,心灵得以净化,思想境界得以升华。

传统节日是被赋予了特殊的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生活之间,由一系列信仰和习俗形成,与祭祀、神话或佛、道信仰有关。节日形式多样,而最主要的有新年、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此外还有七夕、中元节、重阳节等,连接起来就是一幅丰富的历史文化长卷。古人谈论节俗,总关乎伦理道德,无不强调其教化方面之重要性,以达弃恶扬善,激浊扬清,如西汉贾山在《至言》中说:「风行俗成,万事之奠定。」各种传统节日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厚重而多彩。



中国古人对天有着无限的崇敬,相信人是神造的,文化的起源于上天。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缩影,上溯到源头多起源于四时易转之时的祀典,又关联到天象历法、物候农时。例如《尚书·尧典》记载尧「乃命曦和,钦若昊天,历像日月,敬授人时。」古时人们生产与生活都要顺应天道,人们追逐着日月星辰的轨迹和四季更替,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设置的农历与自然规律完全协调一致。四时节俗都是以农历为时间界定的,从时序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

其中,中国古人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人生观是「天人感应」。而传统节日是「天人合一」世界观的具体体现,除了体现人与自然协调之外,更主要的是「天人合德」──即「观天道以应人道」,与天合德,正如《易书》中所说:「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这种理念一直影响着历代人们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节日中,人们希望通过祭拜天地和神明等各种仪典达到与神明沟通的美好愿望,希望尽人事以法天德,做人要像天那样刚健、胸怀博大;像地那样厚德载物。

▲《年节习俗考全图》以中英文双语形式介绍了10种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分别是:元旦贺年、上元灯会、清明扫墓、端阳竞渡、中元思亲、中秋赏月、重九登高、收成感恩、祈福祭灶、除夕谢年。此书作者及刊印时间不详。此为第一幅《元旦贺年》。


这个缘起即在新年——这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古时年头岁末的祭神祭祖活动。据《吕氏春秋》记载,在尧舜时就有新春扫尘,除陈布新,祭拜天地等过年风俗。这一天有「三元」之殊(日之元、月之元和岁之元),人们获得一年丰收的喜悦后,首先要感谢上天的恩赐,准备迎接新春的来临。新年各种庆祝活动一般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廿三、廿四的祭灶直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历代的天子都会在元日祭天和祭祖;民间也有着一系列祭祀活动。在辞旧迎新的时刻,人们也不会忘记有功于人间的诸多神明,以各种不同的祭祀回报他们。古诗中描述了「敬神」礼俗的代代传承和各种庆祝场面。

如描写祭灶风俗的有:「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范成大《祭灶诗》)。描写扫尘风俗的有:「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蔡云《吴歈》),清理环境,更荡涤心灵的灰尘,才能和神明沟通,与天地同在。描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除夕之夜:「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描写正月初一的庆贺场面和礼仪:「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孔尚任《甲午元旦》),细致的描述了待第一声鸡啼响起,街上鞭炮齐鸣,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拜天地、敬神佛,再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然后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

▲《年节习俗考全图》第二幅《上元灯会》。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相传元宵节起源于道家祭神礼仪,据《岁时记》记载,正月十五为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故燃灯庆贺。秦末时亦有「正月十五燃灯祭祀道教太乙神」之说。汉明帝时,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令正月十五夜「燃灯敬佛」,以示对神佛的尊敬和虔诚。此后,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道文化的影响扩大而成为历朝历代的一大盛事。如唐代卢照邻在《十五夜观灯》中写道:「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描绘出元宵灯彩与昊昊天穹连成一片,与星月交相辉映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中秋成为节日,是由仲秋时节的月神祭祀发展而来,《礼记•祭法》中记载:「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夜明,祭月也」,因此被列入祭祀对像。上古时代即有「华夏祭月」,在周代时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等活动。到了唐代,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祭月拜月渐成规模,各种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后来这个节日一直盛行。八月十五,此时月色皎洁,月像既圆且亮,正如唐代刘禹锡描写的「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其它节日亦是如此,在自然节气重要转换时节,都会有一系列的仪式及人事伦理活动,表达人们敬神祈福等美好愿望。



华夏礼仪极重祭祀,祭祀最初源于人们对于天地的敬畏、感恩和诚敬。《礼记•祭统》记载:「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传统祭祀文化重视祭祀的教化功能,视其为人伦教化的根本办法,说祭祀是「教之本」、「教之至也」。可见社会教化随祭祀仪式的完成而完成。这也成为中华文明在民间的主要传承形式之一,不仅在于其对经典文明的代代传承;更在于其能够渗透到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人们修身正心,走出迷惘困顿。

又,《礼记•郊特性》记载:「万物本乎于天,人本乎于祖,郊之祭也,本反始也。」司马迁也说道:「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古来敬天祭祖实质提示人们:敬天,人之本也,要敬奉上帝,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祭祖,人之源也,要不忘祖先,做人要知本知源,才能生生不息。

▲《年节习俗考全图》第三幅《清明扫墓》

祭神、祭祖、拜年是人神关系、人伦关系的确证,这些仪式也是文化开端的象征。而年节的本质意义在于开端,因此从除夕开始,也是一种感恩的开始,一种庆祝的开始,感念天地化育,感念风调雨顺。《礼记•月令》记载,天子在元日要举行祭天大典,还要举行「祈谷于上帝」和农神后稷的活动。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由此建立起人神关系,获得神明的庇护,在神圣的祭祀中使人感受到自我存在与天地的息息相关。

新年祭祖、清明扫墓,都体现着对人伦的重视,体现礼敬祖先,重视孝道,寄托了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对往昔的尊重,缅怀先人的道德风范,实现先人的理想追求等。《尚书•舜典》记载:「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舜帝在元日到祖庙祭祀祖先。「仁义」与「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在祭奠与追思中,孕育着后人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意识。《论语•学而》记载:「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讲到祭礼对民风民德的重要影响。

▲《年节习俗考全图》第四幅《端阳竞渡》

华夏祭礼的要义在于「诚」与「敬」,关键是祭拜的人是否在内心真正具有诚意和敬意。行事之时,要严肃、隆重、恭敬、诚挚。古代祭祀内容极为丰富,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还有先贤名人,包括忠臣良将、清官廉吏和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也曾是祭祀的对像。



传统节日具有较强的伦理道德价值,承担着道德教化的任务,其中包含的各种礼仪,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约束,而这些约束又会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中伦理道德的一部分。所有的人都要遵循此种伦理关系,遵守其内涵的道德要求。行事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生命的关怀。同时,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诚、信、礼、义」等价值理念也深藏在传统节日的诸种表现形态之中。

▲《年节习俗考全图》第五幅《中元思亲》

强调和合,追求圆满至善,传统节日成为维系社会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纽带。除夕、新年、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无不体现着人们对亲人团圆、敬老爱幼的美好愿望。按除夕习俗,家人外出,无论路途多么遥远,也要在除夕前兼程返乡,合家团圆。因此,每逢佳节倍思亲,因漂泊在外、客居他乡不能回家与亲友团聚的游子,思亲怀乡,写下了「一年将近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平实的诗句,道出了除夕在人们心中的分量。新年是人们表达心愿的时机,有拜年的习俗。宋代后亦常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承放飞帖,上写「接福」。元宵节人们也是团圆相聚,「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 ,「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有燃灯、观潮、歌舞等活动。

▲《年节习俗考全图》第六幅《中秋赏月》

在「银波千顷照神州,此夕人间别是秋」的中秋节,人们与亲朋好友相聚,望月怀远。唐代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写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展现出一幅明月升起,光照天涯,反映出人们彼此互相关爱、互相祈福的和谐景象。南宋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写的「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则表达出人们对澄澈、光明之境的追求。

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感,背后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有的是为了纪念历史人物:如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晋国忠臣介子推「忠」和「孝」,端午节纪念楚国屈原的忧国忧民,坚守节操。这些节俗活动,都是倡导惩恶扬善,弘扬正义,其中又常常包含着人们对趋吉避凶、吉祥平安等方面的愿望。

▲《年节习俗考全图》第七幅《重阳登高》



祈,求福;禳,除祸, 祈禳意即向神祈祷以降福免灾。新年有很多祈福驱邪等节俗活动。如除夕守岁,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新年时拜天地、祭神明,祈祷带来福祉和吉祥。元宵节人们燃放灯火,歌舞笙乐,表达驱邪迎祥、祈许光明之意。

新年时,家家爆竹,户户焰火,不绝于耳。古时人们燃放爆竹的目的是驱除邪魔鬼怪,迎神,喜庆等。唐代来鹄在《早春》中写道:「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南宋范成大在《爆竹行》中描述了除夕夜燃放爆竹时人们的内心祈祷:「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连百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

▲《年节习俗考全图》第八幅《收成感恩》

新年时,人们还要贴春联、年画、福字等,即将大红春联贴于门的两边,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表达人们「新年吉庆、驱邪迎祥」。传统春联有:「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等。年画多取材于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如《福禄寿三星图》《八仙过海》《岳飞大破金兀术》,不仅营造喜庆的气氛,更重要的是,借助于画中故事,将德行操守、忠孝仁义等一系列伦理道德标准潜移默化的根植人心。贴「福」字使人感受到「迎春接福」的浓厚气息。祈福盼福,是人们的共同愿望,特别是在遇到危难之时,希望得到神明庇佑,增加福运,化险为夷。但须知做事要符合天道,才能得到神助,古语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祸由恶作,福由德生」。因此幸福与真诚、善良、无私为伍,它总是出现在有德行的人身边,它与虚伪、奸诈、阴险、狠毒水火不容。倡导人要修德向善,才会有福德和福报。

▲《年节习俗考全图》第九幅《祈福祭灶》

新年还有视天占年的习俗,如唐代孟浩然在《田家元日》中写道:「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年候,共说此年丰。」表达了人们祈求丰年的愿望。南宋宋伯仁在《岁旦》中写道:「春风回笑语,云气卜丰穰。柏酒何劳劝,心平寿自长」,描写出在新年欢快的气氛中一种淡泊宁静的愉悦。

还有些节日也有辟邪驱瘟的内容,如清明节的插柳戴柳,《岁时记》记载:「五代时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认为插柳能顺阳气,迎吉祥,辟邪祟。端午节时值农历五月,天气正是仲夏疫疠流行的季节,人们在门口悬挂菖蒲、蒿草、艾叶,喝雄黄酒等以「祛除」毒气和辟邪驱瘴。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饮菊花酒等。唐代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写出遥想亲人重阳节登高而「遍插茱萸」之时,一定会记起他这远在异乡的游子,表达了对家乡亲友的思念。

▲《年节习俗考全图》第十幅《除夕谢年》。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财富,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看到,古时上至天子、下至百姓,无不以「天」为尊,以其为观察行事的基点。于是,才有了「天人合一」的完整理论出现,有了敬天礼神的一系列仪式。从节日的派定和习俗看,古人是多么重视天、重视天象、重视天意!




编辑:郑喜涛
上一篇:新闻早班车
下一篇:新闻早班车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定襄县第二实验小学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