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这是一次世纪博弈。
我记得有一个专门的政治术语:大博弈(The Great Game),特指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大英帝国与沙皇俄国争夺中亚展开的斗争。
但现在的大博弈,肯定不仅仅限于中亚,而是波及整个亚欧大陆。
所以,过去这两年,我们见证了太多眼花缭乱的大事件:美国仓皇撤离阿富汗,中亚国家时不时飞起黑天鹅,再往西,则是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激烈冲突,还有正在进行中的俄乌厮杀,以及老欧洲和新欧洲间、美俄欧间的各种斗争……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欧亚大陆也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不由让人想起了“世界岛”的概念。
这个概念的创始人,是英国战略学家麦金德。他提出,欧亚大陆以及与之相连的非洲,实际是一个“世界岛”,当“世界岛”被铁路网覆盖时,一个强大的大陆国家,将主宰这块广袤的土地。
有人总结说,麦金德的思想其实可归纳为三句名言:“第一句,谁统治了东欧,谁就统治了大陆腹地;第二句,谁统治了大陆腹地,谁就统治了世界岛;第三句,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统治了世界。”
麦金德的观点,难以脱离那个时代的局限性,未必只是一个强国,统治世界更是西方霸权思维。但高铁的出现,确实正让欧亚大陆联系得更紧密,“世界岛”比以往更像一个岛,并对世界地缘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这更考验着各国领导人的博弈水平。
第二,我们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我看到,因为俄乌冲突,很多朋友争得面红耳赤,有支持俄罗斯的,也有同情乌克兰的,因为偏好不同,传播的消息中,还有太多的谬误。
很多人也问我的立场?
我很简单,我们必须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正义进步的一边。所以,我们看到,对于俄乌冲突,我们国家也总体保持着中立的立场,我们和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朋友,我们在努力以自己的方式劝和促谈。
中国不是西方,中国也不可能是白俄罗斯,中国就是中国。中国有自身的国家利益。这种中立超脱的态度,事实上也是很多新兴国家的共同立场。
和平,真的太可贵了。若干年后回看,那么多死去的生命,到底为了什么?到底又得到了什么?太让人痛心了。
第三,我们正在见证大英最后的荣光。
死者为大,这是属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最后荣光。但我想,在这之后的英国,这样的经历、这样的场景,应该不会再有了。
事实上,哀悼之后,更多是反思。
英伦三岛还会是英伦三岛吗?
必定地,越来越多的英联邦国家,将告别英国王室,最终走向共和制,其中甚至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
越来越多的英国前殖民地,肯定还会不依不饶,要求英国和英国王室为当年的血腥殖民道歉,进行赔偿。
英国女王让人尊敬,但我们也不能因为女王的优雅、风度,虚位君主的身份,就忘了大英帝国当年贩卖黑奴、殖民掠夺的种种恶行,那真是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还有,英国人走后,总是擅长于留下各种麻烦,在印巴、在非洲、在中东……
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改变历史的一周,也绝对不仅仅只是一周。
历史终究是历史,不管是多么叱咤风云的人物,最终都会归于尘土,也不管是谁,出来混,总是要还的。